俄乌冲突发展到现在,一直保持中立的印度也开始出现微妙的立场转变。不久前,印度总理莫迪在面对美国和欧洲施压时,曾经明确表示印度将奉行“印度优先”和“自力更生”政策,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同时,印度政府也没有理会拜登提出的“不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要求,不但继续低价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准备大力进口俄罗斯煤炭。
印度不肯反对俄罗斯是有原因的,俄印之间不但有着传统友谊,还存在非常紧密的防务合作,美国想让印度跟随西方起舞很困难。不过,随着乌克兰战事推进以及西方压力的增大,印度方面似乎有所妥协。
当地时间16日,印度空军决定取消从俄罗斯购买48架米-17V5的计划,尽管印度高层表示此举跟国际局势无关,只是为了支持莫迪的“印度制造”倡议,但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却招致了更深的怀疑。很多网友认为,莫迪这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力,印度才不得不妥协。
而同样在16日当天,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美国旧金山发表演讲时,又对华强硬表态,声称“印度不会放过任何伤害印度的国家”。
辛格的演讲可谓“底气十足”,他认为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因此不会在外交上遵循“零和原则”,印度发展一个国家的关系,不会牺牲跟其他国家的关系。
很明显,辛格这是打算在美国的地盘上“修复”跟美国的关系了。近期以来,由于美国和印度在俄乌问题上意见相左,导致两国关系一度剑拔弩张。在布林肯、普萨基等美国官员“劝说印度三思”无果后,拜登还亲自跟莫迪通话,劝印度不要购买俄罗斯石油。
不过这些“噪音”莫迪并没有放在眼里,一直在加码购买俄罗斯能源。而看到印度不听劝阻,美国便挥起“人权大棒”,布林肯非常罕见地公开指责印度“侵犯人权的行为增多”。很快印度政府就有点扛不住了,并不是印度担心美国拿人权问题说事,而是美国的种种施压行为,让莫迪政府确信,美国不会在孤立俄罗斯问题上对印度“善罢甘休”。
看到美国“动真格了”,印度自然也流露出妥协的想法。辛格的说法已经非常露骨,他表示美印在印太地区拥有共同利益,而且“没有意见分歧”,甚至将在相关方面进行充分合作,为印度再次向美国靠近铺平了道路。
这足以表明“印度还是那个印度”,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站定中立,支持俄罗斯能源,展示出的所谓“高风亮节”,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样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支点,印度也不愿意放弃美国这条“大腿”。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反复横跳、左右逢源,才是莫迪的小算盘。
而中印两国是近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并且在两国外交部长会面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迎来了缓和。但印度再次放出狠话的举动,让我们同样意识到不能不警惕印度借题发挥、在边境等问题上重新制造事端。作为俄罗斯的好朋友,虽然印度有“回到美国阵营”的趋势,但还有一位伙伴却站定了立场。
当地时间17日,塞尔维亚总统府发布消息称,总统武契奇在会见俄罗斯驻塞大使时表示,在融入欧洲的道路上,“塞尔维亚将继续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传统友好伙伴关系”。而在此之前,武契奇刚刚接收了中国运20送来的FK-3防空系统,为中国防空导弹首次出口欧洲打开了大门。
国与国之间虽然离不开利益的拉扯,但武契奇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才是“背靠背”的好兄弟,在如今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的情形之下,这份心意更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