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棉花加工、储存场所消防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棉花火灾的发生,确保辖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助力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哈密支队伊州区大队站在“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高度,针对前期棉花加工、储存期间易发生火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采取多项得力措施,开展棉花加工、储存场所消防安全回头看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落实排查整治工作。按照《棉花和果品收购、加工、储存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部署,大队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哈密市伊州区棉花加工企业进行督导检查。截止目前,共对哈密市伊州区13家涉棉企业进行检查,共发现火灾隐患79处,整改火灾隐患61处。在参加伊州区棉花加工企业消防隐患整改约谈会议后,各棉花加工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多数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会议要求落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主管领导,要求随时将整改中遇见的问题和困难向大队及时汇报,联合制定整改方案,以确保每项隐患均能按时整改到位。
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奠定隐患整改的理论基础。大队要求各棉花加工、储运单位按照《消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层层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自检自查措施,加强用火用电和出入棉花堆场的车辆管理,严格动火审批程序,确保组织、制度、器材设施和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突出职能部门作用,合力整治火灾隐患。大队联合乡(镇)街道、发改委、安委办、公安、供销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长期以来棉花加工企业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督促各涉棉企业加大对消防设施改造的力度,增加消防及棉花场区建设,提高硬件防范水平。对拒不整改的单位,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以铁的手腕,该关停的关停,该处罚的处罚。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棉花加工单位的消防工作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投入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各棉花加工企业投入整改力量,全方位进行隐患整改。同时,大队加大对棉花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力度,全程对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整改难度较大的火灾隐患,制定整改落实推进表报支队备案,同时安排企业内责任人紧盯隐患区域的安全防事故工作,确保隐患整改完毕前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开展消防演练,提升企业自防自救能力。大队派出消防监督人员对各棉花加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培训演练,通过讲授消防安全常识、演示消防器材使用等多种形式,提升企业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截止专项行动结束,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50余人次。其次,各棉花加工企业在厂区内充分利用广播、消防标语等形式,定期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上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各棉花加工企业均建立了微型消防站,确定了消防站的站员,并在站内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四个能力”水平。认真落实各棉花加工企业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维护好消防设施和器材,从“人防”和“技防”上下功夫,做好自防工作。针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对季节性用工做好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加强企业志愿消防队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企业全体职工掌握消防安全常识,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棉花加工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安全操作技能,火灾情况下的自防自救和逃生技能,使职工具备“三懂四会”能力,让每一个员工成为合格的志愿消防队员,做好“人防”工作。企业经营者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大消防安全资金投入,鼓励采用先进的消防设施,从技术上加大防范火灾力度。